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麒麟小说网 www.qlh03.com,最快更新刘秀君临天下最新章节!

    昆阳血战之后的第二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更始政权和联军的威望空前提高,但内部矛盾空前激化,分裂已

    经不可逆转。

    我们把话说明了吧,就是刘縯、刘秀兄弟忍辱负重建立了卓越功绩,其中,刘縯拿下宛城为更始王朝找了

    个窝儿,刘秀在昆阳奋寡击众消灭了王莽的主力部队,从而提升了更始政权的人气,使之基本控制了局面。

    但是,以这哥儿俩为首的舂陵子弟的势力遭到沉重打击。

    刘縯、刘秀作为君子,立功了没有得到表扬,而作为小人的王匡、王凤、张卬、朱鲔等人打仗时象缩头乌

    龟,搞阴谋却得心应手,这时候则进一步控制了更始王朝的权力。

    没办法,这是因为:君子太优秀而又只知道一心扑在工作上,小人则太卑鄙而又有足够的时间来算计人。

    王匡、张卬一伙儿觉得,刘家兄弟特别是刘縯目前声望如日中天,如果不暗算他,将来刘玄的地位很危险

    。而要是刘縯当了皇帝,我们再想实行幕后控制,明里暗里搞什么小动作将会十分困难。

    你没有看到吗,大家谁不尊崇刘家兄弟?就连王莽悬赏消灭他哥儿俩的赏金都比我们高!

    他哥儿俩太优秀了,我们必须赶紧想办法对他使绊子、挖陷阱。

    特别是对刘縯,我们必须立即下狠手。要是拿下他,刘秀就好收拾了。

    这是公元23年6月,刘秀永远都不会忘记。因为这个月份发生的3件事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当然,也改变

    了中国的历史走向。

    第一件事就是我们刚才叙述的昆阳大捷。

    昆阳大捷不仅在当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而且在我们中国的战争史乃至整个社会

    发展史上,都写下了极其辉煌的篇章。

    一位伟人在1936年12月撰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列举了7个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以

    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其中就有这次昆阳大捷。

    这是一篇好文章,谁有兴趣不妨翻翻。

    我这里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这位伟人的历史观和他这篇文章的撰写时间。

    他作为当代当代中国无可争议的伟人,纵览历史、总结历史的恢宏气度是没有什么人比得上的,而且他还喜欢用精

    彩绝伦的诗词表达自己的历史观。

    大家记得他在1964年春天写的《贺新郎.读史》吧,有这样几句:

    人猿相辑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是几千寒热。

    看到了吧,他站在文明的巅峰俯瞰历史,什么人猿相别、石具铁器、刀耕火种,“不过是几千寒热”。

    我国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虽然层出不穷,但这位没有几个能看上眼。

    大家可能又想起了他在1936年2月写的《沁园春.雪》,当时他正准备率领红一方面军东渡黄河,奔赴河北

    抗日前线。

    由于该词是旷古未见的精彩,我也照抄几句: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看到了吧,上述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定鼎之君,有的功业赫赫,有的气壮山河,在伟人的眼里也

    没有啥。

    但是,伟人很赞赏刘秀。

    他不曾说过吗,刘秀是中国历史上学历最高、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

    同时,大家别忘了,伟人在1936年12月写上面这篇文章时,我们中华民族正处于被日寇全面武装侵略的

    危亡关头,他领导的政党、军队和人民也正处于最困难的时候。他在这个时候把包括昆阳大捷在内的7

    个著名战例总结给广大军民看,绝不是开玩笑。

    好了,刘秀在昆阳大捷初试锋芒。

    这虽然没有使他得到表扬和提拔,却使他名声大震、人气飙升,也使他背后的小人们嫉妒得要死、难受得

    要命。

    这个月发生的第二件事儿,就是刘秀迎娶他倾慕多年的村姑阴丽华。

    昆阳大战后,更始帝刘玄下诏联军诸将在宛城会合。

    朝廷现在有个窝儿了嘛,大家都过来开会。

    刘秀也来到宛城。

    这时候的刘秀已经是个名人,昆阳大捷使他的威名传播四方。意气风发的刘秀随即派人去新野,向阴丽华

    的母亲邓氏提亲。

    邓氏本来对刘家是了解的,很赏识刘秀,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刘秀今年28岁了,这个年龄如果尚未婚配,怎么说也是个大龄青年,是成家的时候了。

    可能大家都还记得刘秀早年的两个人生愿望:当京城的公安局长,娶阴丽华为妻。

    (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他目前的职务是太常、偏将军,而且还是更始王朝的,实际权力离执金吾当然要差一大截儿,但能娶阴丽

    华为妻,实在是梦寐以求的事情。

    一天,在宛城的当成里,刘秀与阴丽华拜堂成亲。

    他如愿以偿。这时,他28岁,阴丽华19岁。

    我们前面曾经介绍过阴丽华,她作为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接近完美女人,不仅容貌倾城倾国,如出水芙蓉

    ,而且品德修养无可挑剔,被刘秀暗恋已久。

    只是,这一段时间战斗太多、血腥的搏斗太多,刘秀无暇过多地考虑个人问题。

    阴丽华也早就知道刘家的这个三公子有本事、人品好,但正值乱世,一切都是未定之数,她情愿、也只能

    深居闺中。

    正如水中荷花,无论岸上空中烟尘几许,她也不想迎合、不想沾染。遇上刘秀,她也情有所愿。

    一个君子和一个完美女人的结合,这搁哪儿说也是天作之美。

    在我们国人的眼里,男欢女悦的婚姻本来是世俗的常态,而帝王将相的婚姻往往是政治需要,我国历史上

    无数的悲欢离合也确实证实了这一点。

    但是,在我们了解了刘、阴的结合之后,不妨进一步想一想,帝王的婚姻就一定没有爱情吗?平民的欢愉

    就一定都是幸福的吗?

    由于这两个英雄佳人刚刚拜堂,我们这样问肯定唐突。

    以后,随着刘秀君临天下之途的推进,他们的婚姻将逐步绽放出亮丽而温馨的人性之美,我们有时间欣赏。

    新婚不久,刘秀就又被派出去打仗。

    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新娘子阴丽华回新野娘家居住,没有听到她有一句怨言。

    第三件事儿就是刘縯被害。

    应该说,自更始联军合伙成立的时候,其内部矛盾就产生了,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刘縯与刘玄的矛盾。而他

    们俩的背后,是以刘縯、刘秀兄弟为代表的舂陵子弟,与以刘玄为代表和傀儡的原绿林军将领的矛盾。

    我们前面所说的联军内部“共同的目标,不同的追求”,主要是说的这两股势力之间的合作与斗争。

    如果单看个人条件,刘縯与刘玄的品质有雪碳之分、能力有天壤之别。也就是说,二人虽然同为刘氏宗室

    ,还是不出数代血缘的亲戚,做人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但是,原绿林军将领王匡、王凤、张卬等人为了便于左右局势,更好地控制权力,力推刘玄出头,坚决压

    制刘縯、刘秀兄弟。

    由于更始政权和联军的控制权目前还掌握在王匡、王凤、张卬等人手里,刘縯、刘秀兄弟和舂陵子弟们暂

    时还不得不处于下风。

    在这种贤愚错位、是非不分的局面里,粗活重活都是刘縯兄弟干,而权力和利益都是王匡、刘玄他们的。

    不好意思,因为你太优秀,粗活重活你就得干!不然我们干不好。

    因为你太优秀,我们就必须不断地给你使绊子、挖陷阱!不然我们老是显得没有你优秀。

    人太优秀了是要付出代价的,人无能未必就没有很多机会。

    刘玄称帝时,虽然也给刘縯、刘秀安排了职务,但谁都知道他及其背后的把玩者对刘家两兄弟是极不信任的。

    不仅如此,刘縯、刘秀兄弟越是干的活儿多、越是威望高,王匡、刘玄等人就越是担心、越是警觉。

    拿下宛城、昆阳大捷之后,正是由于这刘家俩兄弟活儿实在干得漂亮,更始政权的立足之地也有了、名望

    也提高了。

    于是,王匡、刘玄等人觉得必须立即卸磨杀驴,首先把刘縯灭了。

    其实对于王匡、刘玄等人的阴谋诡计,处事周密严谨的刘秀早就了然于心。

    他敏锐的觉察到,身边的危险正在迅速滋生、蔓延,就提醒大哥,说事情不妙(“事欲不善”),凡事要

    多加小心。

    刘縯只是把王匡他们在背后嘀咕看作小肚鸡肠,不以为然地笑笑说:

    “他们向来都是这样(常如是耳)!”

    刘縯对正在酝酿的阴谋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这有两个原因:

    一来他为人处事历来光明磊落,很有侠肝义胆,从不想暗算朋友、从不在背后毁人,也没有考虑过别人会

    暗算自己。他待人坦诚,性格外向,喜欢把话说在当面,把事儿做在明处。

    说简单点儿吧,他不是一个喜欢和擅长搞阴谋诡计的人。

    不喜欢搞阴招当然是优点,但看不到、也不防备别人的冷枪暗箭,就危险了。

    二来他心高气盛,恃才傲物,锋芒毕露。

    大家可能还记得,前几年他就笑话三弟刘秀热衷于农事。现在,他认为自己武功高强,勇冠三军,功勋卓

    著,并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包括刘玄和他背后的那些人。

    这应该是个缺点,至少不能是优点。

    这就是说,刘縯擅长攻城拔寨,喜欢与人摆好场子、签好生死协议以后对砍,也相信一般人砍不过自己。

    至于在背后使阴招、在脚下使绊子,他瞧不起、也不愿意干。

    我们不幸地发现,刘縯对自己的优点看得很清楚,也发挥得很好。但是,他对自己的缺点并没有深刻的认

    识,这往往使他疏于防范敌人、也不善于保护自己。

    这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大不了吃点儿亏,而在关键时刻,有可能是致命的。

    这就象管理学、经济学上的“木桶原理”。

    这个原理又被称为“木桶效应”、“短板效应”,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最早提出的,是说一只木桶能盛

    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比如刘縯,地球人都知道他想成就霸业。而他能否如愿以偿,并不完全取决于他如何勇敢善战,而同时也

    取决于他有多少致命的缺点可供别人利用。

    如何扬长补短,把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发挥到极致,同时充分认识和巧妙规避自己的缺点,是一个非常重要

    的人生课题。

    这个木桶理论在社会生活中到处发挥着作用,我们稍候还将进一步联系实际分析它。这会儿我们太忙,先

    把它放一放,因为针对刘縯的陷阱很快就要挖好了。

    对于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